
弘立書院(ISF)學校簡介
弘立書院(ISF)在2003年創立, 是香港一所享有盛名的私立國際學校,其提供從小學預備班至高中13年課程的教育。學校的建立涵蓋了眾多知名人士的努力,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光纖之父高錕,以及其他多位學術和企業領袖。校舍位於香港薄扶林鋼綫灣道1號,提供一個綠化環境,以利於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學校的教育理念深植於中國的文化價值之中,學校教育強調「八德一智」(忠、孝、仁、愛、禮、義、和、平和智慧),甚至學校班級也用中文的「八德一智」禮儀命名,這不僅培養學生在學術上的成就,更重視道德和個人品質的提升。
弘立書院(ISF)學費債券和債券
弘立書院的學費屬於較高範疇,每學年221,130港幣,顯示出其提供高質量教育和設施的決心。
學校對於首次未能錄取的學生,提供了高達650萬至1000萬港幣的無息債券作為第二次面試的機會,購買債券後可以再次獲得面試機會,但是如果學生能力也是未能達到學校要求,校方也是不會取錄的。
弘立書院全港排名
弘立書院的學生在國際文憑試中表現卓越,不僅保持高合格率,還有許多學生獲得了雙語文憑,這在國際上是一項重要成就。學生的平均分數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並且學校的畢業生通常能成功進入世界頂尖大學深造。
根據Kidemy 國際學校排名弘立書院全港第四名,在2022年,他們學生的平均分高達40.8分,比漢基國際學校的公開試成續還要好。但是由於IB評分標準恢復,幾乎所有學校在本年度的平均分數也有所下降,其中弘立書院下降幅度更為顯著。
在 2023 年公開試成績當中,誕生1名45分滿分狀元,另有6名學生考獲44分(榜眼),平均分為38分。
弘立書院好唔好?
弘立書院是香港一所享有盛譽的私立國際學校,以其高質量的雙語教育和豐富的IB課程聞名。該校不僅教學質量出色,學生多進入頂尖大學深造,還因其多元文化的教學環境和對個人品質的培養而受到家長和學生的高度評價。此外,許多社會名流的子女(例如,香港前特首董建華的三個孫女,香港富商李嘉誠的孫子,以及騰訊創辦人馬化騰的女兒)都曾在這所學校學習。這些因素共同使弘立書院成為追求高質教育家庭的首選。
相關文章:【香港國際學校插班申請】必看報名六步曲 +轉校申請時間表
相關文章:【德瑞國際學校】GSIS為什麼是香港最頂尖的國際學校?
優點1: 雙語教學與中西文化融合
弘立書院的最大特色之一是其沉浸式雙語教學模式。小學階段以普通話為主,逐步增加英語教學比例:
- Grade 1:約70%中文、30%英文
- Grade 3:約60%中文、40%英文
- Grade 5:中英各半
這種語言策略有助學生逐步建立雙語思維能力,而中英文母語級的讀寫能力讓學生在全球化社會中更具競爭力。
此外,弘立的中西文化融合不止於語言層面,學校從課程設計到校園文化,均強調學生要能理解莎士比亞同時也懂得唐詩三百首,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及文化根基的未來領袖。
優點2: IB課程與教學方式
弘立書院是國際文憑組織(IBO)認可的學校,提供完整IB課程:
- PYP(Primary Years Programme)
- MYP(Middle Years Programme)
- DP(Diploma Programme)
IB 課程以探究式學習為核心,強調學生自主思考、跨學科整合及解難能力。弘立更鼓勵學生參與experiential learning,包括本地與海外考察、研究項目、社區服務等。
2023年,72% 畢業生獲得IB 雙語文憑(Bilingual Diploma),顯示學生在語文能力上的高水平。
優點3: 書院計劃與學生發展
- 書院計劃(Souyuan Program)
從 Grade 5 開始,學生可參與 Souyuan 書院計劃,提供額外的研究機會、暑期課程與實習。例如部分學生曾與牛津、史丹福大學教授合作研究哲學、人工智能等主題,甚至出版研究成果。
- 立人計劃(LIREN Program)
學校設有獨立支援部門,協助學生在語言、情緒、學業及社交上成長。這特別對轉讀學生或非中文家庭非常重要,確保每位學生都有適切支援。
優點4: 校園設施與學習環境
弘立書院校園設施一流,融合自然與科技:
- 專業級分子生物實驗室
- Maker Space 及 STEM 實驗區
- 中藥園與可持續農場作為跨學科學習基地
- 戶外文化花園與閱讀空間
學生從小接觸科學、工程與文化研究,發展多元興趣。